欢迎进入汝州市汝瓷博物馆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电话:0375--6890016
首 页
|
概述
|
汝窑遗址
|
汝瓷文化
|
藏品
|
新闻
|
咨讯
|
文物展示
|
联系我们
汝窑遗址
主页
>
汝窑遗址
>
中山寨遗址
中山寨遗址
位于汝州市纸坊乡中山寨村,面积约3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4米。遗址断崖上的袋形灰坑,夹杂着大量红陶片、黑陶片、石器等。地表还散存有大量的彩陶片,红色的夹砂、泥质陶片,残断石器及西周、汉代陶片,内涵丰富。该遗址文化传承从母系氏族社会早期一直延续到父系氏族社会,为研究我国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三个时代的发展关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简介
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500米,遗址内文化层厚处约7米,内容丰富。遗址南部耕地层呈黑色,地面有不少夹砂红陶、灰陶片。断崖上暴露有很厚的灰层和互连不断的灰坑,多呈袋形。遗址的东北部,暴露不少墓葬,很浅,一般在0.3米左右就见墓口。墓葬形式一般为两种。一种是成人墓,单身、竖穴,一种是小孩墓。均有葬具,深腹罐和尖底瓶,为直立放置。
发现
中山寨遗址发现于50年代,1978年洛阳博物馆在此作过调查,后写文章发表在《考古》杂志上,题目是《河南临汝中山寨新石器时代遗址》。1978年,洛阳市博物馆与洛阳地区文管会一起对中山寨遗址进行科学发掘。1984年,这里采集有裴李岗文化的陶器和石器。1984年至1985年,北京考古所陆续对遗址进行科学发掘。1986年,遗址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发掘
发掘及收集的遗物有石器和陶瓷两类。
石器
有圆柱形石磨棒,近方形石磨盘,拱背石镰。石镰的刃部有整齐而排列密集的细小锯齿。石铲做工精细,器物薄而大,圆弧形刃,还有石斧、石凿、石镞等。石质均为花青石,经打击后磨制而成。
陶器
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粗红陶为主,黑陶和灰陶次之。陶土较纯净;烧制火候较高,质地较硬。夹砂粗红陶质地较疏松,口表除大量的素面、磨光陶器外,还有纹饰。其纹饰有:线纹、弦纹。彩绘有:白衣彩绘、红彩镶日、S纹、垂弧纹、网状纹、花瓣纹等。器型有:双耳球形壶、三足钵、直口平底壶、尖底瓶、折沿彩陶盆、敛口钵、器盖、大口缸、尖底器釜形鼎、高柄镂孔豆、黑陶罐形鼎等。制法多为手制,但在器口又多用转轮加以修饰。
遗址文化
根据采集遗物特点,中山寨遗址很多与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类型相同。但有些器形,如尖底器以及施白衣的彩陶片,其文化内涵又接近于洛阳涧滨、王湾、偃师南湾等遗址,大致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和裴李岗文化向仰韶文化过渡的文化遗址。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李楼遗址
学术快讯
•
全世界只有67件汝窑存世...
2018-07-23
•
中国复制汝瓷一千年也没...
2018-07-23
•
片瓷亦珍:汝瓷博物...
2016-12-17
•
汝瓷博物馆馆长揭秘汝瓷...
2016-12-17
•
从汝窑展看博物馆的职责...
2016-12-17
•
文物的基本定义与覆盖范...
2016-12-14
•
高校博物馆与青少年素质...
2016-12-14
非遗项目
•
中国--曲剧
2016-12-17
•
中国---剪纸
2016-12-17
•
汝瓷烧制技艺
2016-12-17
汝州市汝瓷博物馆 | 馆址:河南汝州市望嵩中路65号 | 电话:0375--6890016
版权所有 © 汝州市汝瓷博物馆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摘登或结集出版
友情链接:
汝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