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汝州市汝瓷博物馆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电话:0375--6890016
首 页 |概述 |汝窑遗址 |汝瓷文化 |藏品 |新闻 |咨讯 |文物展示 |联系我们
学术快讯
文物的基本定义与覆盖范围
现代人多把古代的遗留物称为文物,泛指历史遗存下来并在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
 
  文物一词最早见于 《左传》,《左传桓公二年》记载: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 “制衣裳,备文物。”唐代诗人骆宾王在《夕次旧吴》诗中也使用了文物一词。从记载看,文物当时主要指体现礼乐典章制度的礼乐仪服等器物,与现在所称文物有联系,更有概念上的区别。而唐代诗人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中有诗句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其所言文物概念已较前有所发展。宋代之后,随金石学发展,称青铜器与石刻等为古物,称古代器物为古董、骨董、古玩、古器物。
 
  在近现代,古物、古器物等称谓依然存在。同时,古物的概念随着近代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兴起而不断发展,内容亦不断扩展,文物一词得以广泛使用,所指对象也扩大到古建筑、古器物、古物以至于整个历史文化遗存。

上一篇:高校博物馆与青少年素质教育
下一篇: 片瓷亦珍:​汝瓷​博物馆馆长谈​汝瓷​残片


学术快讯
非遗项目